WFU

2015年12月17日 星期四

醫師為什麼在門診很少講到生活形態與運動?

一般大眾,除非身體出狀況,不然平常並不會來到醫院找醫師看病,亦或是接受醫師之諮詢。另一方面,醫師之基礎任務就是,讓病人身體逐漸回復健康,所以說,和病人討論,進而讓病人生活形態調整與改變,理當是門診之一部份。

只是,醫師之養成過程與實務工作狀況卻又和上述理想,各異其趣。

先說結論,令人遺憾地,台灣一般醫學養成之教育當中,這一塊幾乎空白。

我自己的健康意識很晚才覺醒,可能是從小父母照顧得很好所以自我感覺良好,也可以說是讀書、考試、休閒玩樂就佔去了絕大多數時間,連睡覺休息都會被排擠。


健康是什麼?我們有在健康教育學到嗎


73年次(含)之學生,所使用教材是國立編譯館所編,而那時,「健康教育」內容就是「生物」為主,只是對象是人類身體,至於心理、社會之健康意涵著墨鮮少,屬於上課、考試出題以及考試準備都不會花時間的地方,對於學習,實在是有一大缺漏,然而,即便是人類身體,又該如何「維持健康」甚至「促進健康」,亦沒有太多介紹。再者,考試取向之教學,伴同著背誦標準答案的學習歷程,也讓書本內容知識與實際生活,少了連結。

同樣的事情,高中再做一次之後,大學醫學系之大一為通識課程,大二與大三為基礎醫學課程,大四大五與部分大六為臨床科目,剩下為見實習時間,直到畢業後完成國家考試。


學習診斷與治療是重點


從病患之各種症狀病史,詢問推敲出可能病因,佐以理學檢查與檢驗檢查,最後得到可能的診斷,於是擬定治療,所以說,醫療實務作業,就是圍繞在診斷與治療

要學的東西真的很多,同一樣病症,表現不一定照書本之外,人與人也是會有個體差異,影像或抽血檢查,也不能判別所有的疾病,也因此,在醫學上沒有診斷之情況並不少見。然而,疾病的進展也不會因為診斷之困難就停下腳步,是故,尚未確立診斷,就必須採取必要手段,也考驗著醫事人員智慧。所以,盡可能收集資訊,並以現有的知識,做出最適當的判斷,就是醫師該做的工作。

醫學中的「非藥物治療」


醫學本來就很難。之前還聽過有老師發表看法,說念醫科不用太聰明,現在想就是「呵呵」。但是,生活形態改變亦或是運動諮詢跑去哪了?在課堂上,部分疾病治療當中的「非藥物治療」,若有運動,普遍大家會認為,「那就是病患自己的功課了」,當病患從診間離開或出院,醫師希望他好好運動,然而,他的運動又要誰教、該如何安全從事、亦或是激起動機呢?

筆者深信良好的教學,必須要有知識作為支援,有了背景知識,才能夠善用教學法,做適切之傳達,並收下學生的回饋,反思自己。然而,醫學生之成長過程,運動這方面沒有受過課程知識薰陶,亦沒有在實務操作時,練習對民眾衛教,最後連大環境,健保給付與看診制度,亦不鼓勵在門診對一位病患使用太多時間,那自然就不會有太多的「生活形態改變」出現在門診了。


醫師對於健康的看法需從小養成!


況且,一名醫師對於「健康」的概念,在目前台灣醫界生態,很沒有一致性。但筆者發現醫師培訓教育過程在近幾年發生了很大的改變,現在的醫學生,會深入社區與安養機構,實際了解真實社會樣貌,也因為資訊的發達,能夠更早知悉社會百態(雖然說,多數學校還是沒有把營養與運動專門成為必修科目)。

當醫療產業財務結構發生崩盤的時候,檢討的時日也就不遠了。只是,政策制訂者以及醫院高層,和年輕一代所接受概念,相去甚遠,要多少時間,於醫學生甚至國民教育養成過程,能夠徹頭徹尾重視健康,並以之為出發點,讓未來醫師能夠實際活用至門診行為,真心希望有這麼一天。